《联合早报》报道陶欣伯先生事迹
发布时间 :2015-04-27

2015年4月2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加坡建国50周年杰出华商专题专版报道了陶欣伯先生的事迹,现全文转载如下:

百岁建国华商陶欣伯的商场人生多姿多彩,

在缅甸开创事业、在新加坡深耕事业,在中国扩展事业,

老来则信步慈善事业,一生事业气势磅礴。

陶欣伯南征北战的一生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而他毕生工作及经营的事业也大致可分为四大类:陆上运输、杂粮贸易、船务航运,以及房地产。

1916年,陶欣伯出生于江苏南京,爷爷是地主,生活富裕。1926年至1945年,陶欣伯亲身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些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他举家移居上海法租界,在中法学堂念书,在震旦大学求学。二战爆发不久,他被中国旅行社派去负责运输工作,然后转往缅甸,参与滇缅公路建设。1942年,为了躲避日军,他带着新婚妻子刘光藜在四川成都住了一段时间。1945年,他随军到越南协助处理日军的投降。

曾独占缅甸出口大米四成

1946年至1965年的20年间,中国经历了内战,之后成立了新中国,陶欣伯辗转到了香港、马尼拉、曼谷和新加坡,最后在仰光定居。赋闲几年后,陶欣伯开始经营杂粮及柚木贸易生意,顶峰时期他独占缅甸出口大米的四成。期间,陶欣伯为了扩展业务还登门拜访新加坡米业进出口商公会、四海栈老板张泗川。他说:与张老板初次见面交流不易,他只讲潮州话,不懂英语,而我又不会潮州话,双方只能通过翻译进行,不过我们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

1962年,缅甸军人掌权,陶欣伯的辗米厂和锯木厂全被没收,他和生意伙伴王守业在香港另起炉灶,各出50万元港币成立海德(Ocean)船务公司。在缅甸做进出口贸易时,公司需要船舶运送货物,陶欣伯经常和各国的船运公司打交道,也建立了广泛的商业网络,这使得在香港发展船运业时驾轻就熟。

1979年海德分家时,一共建造了20多艘新船,累积资本约1亿8000万美元,并持有香港大新银行的九成股权,以及新加坡置地的半数股权。

五个大型房地产项目同时进行

1968年,陶欣伯全家入籍新加坡。他说: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人住在一个地方,总该建造一些可以留下来的东西,于是我和夫人商量后决定盖楼,并从我和夫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将大厦命名为‘欣光大厦’。”

欣光大厦以875万元建成,率先在金融区珊顿道发展商业大楼。同年,在英资怡和洋行牵线下,陶欣伯把建造中的欣光大厦资产作为入股新加坡置地(Singapore Land)的资本,持有约25%股权,并出任公司主席,结束了船运业务,就此上岸”大事发展房地产。

在短短几年内,除了欣光大厦,陶欣伯马不停蹄地先后完成了蚬壳大厦、滨海广场的三座酒店、新门大厦,以及Acadia住宅区,事业如日中天。多达五个大型房地产项目同时进行,市场曾传他是在投机冒险。他表示,其实他对每个项目的财务都有妥善的规划和安排,所以都能一一顺利完成。

重返中国建金陵饭店

离开上海40年后,陶欣伯重返中国时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在南京建造金陵饭店就是想留下点东西,给大家留个印象,给自己也给历史一个交代。

1983年开业的金陵饭店楼高37层,是江苏省首家五星级酒店,也是中国对外开放后,第一批利用侨资和外资兴建的涉外饭店。它是第一座设有旋转餐厅的饭店,也是第一座顶层可以停放直升机的高楼。这家饭店的建成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饭店成了当时南京的标志性建筑,品牌享誉中外。

陶欣伯虽然大半生在外辗转创业,但一直忘不了故乡,始终带着浓浓的金陵情结”。他开玩笑地说,北京衙门太多,上海人太聪明,不是广东人在广东做事太复杂。最后他还是选择南京,金陵饭店就这样建起来了。

在中国发展房地产大展拳脚

金陵饭店的成功激励陶欣伯再接再厉,在中国发展房地产大展拳脚。1989年落成的北京朝阳区亮马河大厦,位于首都机场与市中心之间,地处繁华的北京商务文化中心,大厦拥有470套客房、240套公寓和3万5000平方米的办公楼,以及多个风格迥异的餐厅等。

1993年,陶欣伯与其他著名海外华商华侨联手投资建设上海世贸商城。1999年启用的世贸商城坐落于上海虹桥经济开发区,由常年展贸中心、上海世贸展馆、世贸办公塔楼三大主体建筑构成,是一个集展示、交易、办公、资讯于一体的超级交易市场,总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也是亚洲最大的常年展示中心。在中国接二连三进行的几个霸级房地产项目,说明了只有大项目才能引起陶欣伯的兴趣。

1990年,新加坡置地被全面收购后,陶欣伯虽退出商场,却找到晚年的新起点,积极经营慈善事业。他曾表示,自己是个快乐的老人,80岁之后他不再参与企业决策,下岗”后却又为自己找到一份新工作”,重新上岗”,成了多个基金的发起人。

他谦虚地说:人生最好的基地就是家庭,这里有骨肉至亲,我对已有的生活方式非常珍视,所以在事业上并不求大,但求能维持自由的生活方式。我深深明白,任何暴利盛名都要付出代价,远离暴利盛名可以保持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

积极资助农村青年受教育和创业

陶欣伯古稀之年的另一个新起点是积极投入慈善事业,他不断强调:国家要强盛,政治要民主,经济要繁荣,一靠教育,二靠教育,三还是靠教育。”

捐款位居中国捐赠百杰榜第四名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公布的“2013中国捐赠百杰榜”,上榜的百杰总计捐赠147亿元人民币(约32亿新元),其中18人的年度捐赠总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陶欣伯将其南京金陵饭店有限公司25%的股权(约2亿9800万元人民币)转让给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捐赠金额位居百杰榜第四名。

此外,《2014胡润慈善榜》榜单上,陶欣伯位列第六,是上榜年龄最长的慈善家。据统计,陶欣伯历年向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等项目注入善款到账总额已达10亿570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助学金金额总计高达5400万元人民币。

30多年来,他先后为家乡教育事业捐资上亿元。

早在1991年,陶欣伯捐资重建始建于1931年的横溪中心小学。1997年,他又出资500万美元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建立陶欣伯教育奖学基金,每年向已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录取攻读MBA的中国学生提供奖学资助。1997年喜获第一个孙子后,他在中国创立了陶欣伯教育基金会”;2006年,陶欣伯、刘光藜夫妇另外设立伯藜助学金”。

扶持“陶学子”回乡创办企业

陶欣伯深深了解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系。他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要注意的是中国地域广阔,发展又不平衡,只有帮助年轻一代提高文化知识和管理水平,协助他们创业,进而缩小城乡差别,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持续稳健发展。教育和创业是带动中国较落后地区发展的双引擎。

基金会的口号是:农村地区、有志青年、成才立业。基金会资助的重点并不在于顶尖优秀人才,也不在于名牌大学,而是要让从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出来的有志青年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助学基金会通过提供各种创业辅导,协助筹措创业资金,鼓励并扶持他们回乡创业,为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输送有知识、有技能、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加速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多年来,基金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鼓励和扶持有志创业的陶学子”回乡创办商贸和服务型企业,支援家乡建设。他因此吁请大家联手把学生中的好种子挑出来,尽可能让好种子能够落地、生根、壮大,以改变中国的面貌,改变他们个人的命运。

截至2014年11月,有关项目已经与江苏省内22所高等大专院校形成合作关系,累计资助4395名学生,每人资助4000元人民币。预计从2015年起,每年资助学生人数将在6000人左右,每人资助资金将提高至5000元人民币。

此外,基金会从金陵饭店得到的利润完全投入慈善事业,一年捐出去的资金可达3500万至5000万元人民币。

许多人有了钱都喜欢做慈善,不少人是捐了一笔钱就算了,陶欣伯却是认真地把慈善当做另一种事业来经营,不仅出钱,也在多方面出力。
 

在陶欣伯看来,捐赠只是教育慈善事业的开端,如何将这份事业延续下去,让捐出去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才是关键所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陶欣伯不断强调:要像办企业一样办好基金会,要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是对国家、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答问录

问:对你影响最大的有哪些人?

答:我的一生基本上是受到三位良师益友、创业恩人的影响。

父亲是爷爷的独子,我童年时与父亲聚少离多,因此在我的成长岁月,影响我最大的长辈是爷爷,他是我第一位良师。我五岁时,爷爷在家中设立私塾,私塾教育让我从小就有机会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爷爷每天带孙子上茶馆的路上,总会在我耳边反复说三句话:小孩子不能说谎!不能骗人!错了就该打!

这简单的三句话深深刻印在我的记忆中,影响了我一辈子,让我做任何事情都有板有眼。我越来越能体会这三句话的重大意义,对中华传统价值观里的善”良”及诚信”有进一步认识,一生获益无穷。

专门负责培训年轻人、曾任中国轻工业部副部长的杨卫玉是我的精神导师。上世纪30年代末前往越南履新前,我和他长谈了一个多小时,他告诉我,一个人第一次外出做事,一定要了解做事的几大原则:一、要老老实实做事,待人以诚、勤勤恳恳;二、不要骗人,什么事都要力求透明、公正;三、错了别怪人,不怪别人就会自我检讨,从而知道错在何处。杨先生并不是要我去吃亏,而是教我怎样从看似吃亏的行为中得到实际的好处。

在缅甸感到彷徨之时,我认识了中国银行的经理王振芳,他给了我人生转折的新机会。当时,中国政府在美国休斯敦买了一批钻井机械,要经过缅甸入境运到甘肃酒泉的玉门油矿。王振芳找到我,并在中国银行以我的名字存进50万卢比的预付款项。装满钻井机械的三艘货轮从休斯敦起航,我的人生也由此翻开了重要的新篇章,赚取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王振芳可说是我的创业恩人。

虽然我出道甚早,不过始终牢记爷爷的教诲和杨先生的忠告,自己很快就站稳脚跟,得以自立。而遇到王振芳这位贵人,让我勇敢地跨出事业的第一大步。

在三位良师益友、创业恩人的影响下,至今我仍然相信人生应以修身”为先,然后是齐家”,至于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一个人是担当不起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多方面协助社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问:超过半个世纪的商场经验,可悟出什么特别理念?

答:回顾事业上的来时路,我总结经验时悟出一些道理,成为我的人生哲学、经商理念的三个基本原则:诚实、透明、遇事不推诿责任。

我始终认为,做生意不但要有计划,也要坚持原则。如果一个人不坚持正确的原则,那么即使一时有所成就,也是侥幸,并不能维持长久。我做生意遵循一定的规矩,对自己有所约束,不取不该取的钱,不贪不义之财。此外,人家认为不可能的事,你应设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而且要坚持到底全力以赴,不能半途而废。我在1978年大兴土木建造南京金陵饭店时,许多人认为是不可能的工程,不看好计划,不过我独排众议、排除万难,终于闯出一个春天。

问:对年轻企业家有哪些忠告?

答:在商道人来人往、起起落落,给了我不少启示,总结起来可供有志创业的年轻人参考:一、要靠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人弃我取,勇于拿下别人无法做到的事;二、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靠勤”字,所以我赚的都是辛苦钱、血汗钱;三、做什么事都要周到,毫不含糊、善始善终,全身心投入,把事情做得完美。

 

文章来源:http://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singapore/sg50/others/story20150426-472928

作者:郑明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