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伯藜学社新老生交流会”感言
发布时间 :2014-12-26

    十二月南京的气温突然就到了零度,冬天就这么突如其来的袭至。寒冬的夜,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窝在宿舍,喝着热茶听着音乐或在网上冲浪。而我们却选择了  走出寝室,走向属于我们的一段不平凡的、改变自我的起点。

    新行政楼报告厅的灯火在暗夜中显得特别明亮,今天在这明亮的温暖中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起点——南京晓庄学院伯藜学社新老生交流会”。到了室内,学姐们微笑地迎着我们,顿时一身的寒气都被这微笑而融化了。大家欢快地入座,虽然彼此都还不熟悉,但有一种温暖已经在默默地流转。

     南京晓庄学院伯藜学社新老生交流会”就在这温馨的氛围内开始了。首先邀请了我们学校伯藜学社的指导老师张颖老师进行对陶欣伯老先生、伯藜助学基金会及伯藜学社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张颖老师一身朴素大方的着装,面色慈祥、和蔼可亲,微笑着向我们讲述了陶老先生伟大而慈善的过往。并且还时不时地和我们互动,这样气氛就更加融洽了,心中原本有一点的拘谨也消失的无影无踪。通过张颖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陶欣伯老先生是新加坡著名的实业家,而且他的老家就在南京。他和她的夫人刘光藜女士都是以慈善为怀,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和效力家乡之心的人。他们通过设置伯藜助学金资助贫困而有志的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而且还帮助他们回乡创业,希望以这种方式来促进祖国的发展。能不吝啬地支持慈善的实业家很少,而能关心贫困大学生并给予援助的实业家就更少了。陶老先生和他的夫人虽然已移民新加坡,但仍能关心祖国,热心慈善,关注我们贫困的大学生,真是难得而可贵的。千万句的感谢都不能表示我们对陶老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紧接着现任社长王利国学长给我们介绍南京晓庄学院伯藜学社。王利国社长很有精神气,个子虽然不高,但腰杆笔直,给人一种正直勇立的感觉。在介绍过程中,南晓伯藜学社的各部门部长都上去做了自我介绍和部门介绍,使我们对伯藜学社的了解更进一层。同时我们也对伯藜学社更加的向往,希望在其中磨砺自我,充实自我,改变自我。

    最重要的新老生经验交流环节就在王利国社长介绍完伯藜学社后开始了。首先是大二、大三的学长姐老陶学子们给我们新一届陶学子讲授心得。学长姐们一上台,明显感觉就和我们不一样。除了年龄大了一两岁的差别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成熟和稳重的气质,以及挥洒自如的交流讲说,真的让我们对伯藜学社更加期待了。期间,学长姐们分享了自己在南京晓庄学院伯藜学社的成长经历和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禁不住不时地鼓掌和欢笑。其中副社长洪雷波学长讲的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他说:希望你们来伯藜学社的四年,不是收获的只有每年4000元的助学金。”是啊,在大千世界中,有的人选择物质的生活,有的人选择精神的生活。既然坐在这里我们就知道,我们选择不了那安逸的物质生活,那我们就必须选择精神的生活。何为精神的生活?对于我们陶学子来说,就是要有青春的激情。何为青春的激情?我们既然今天选择在寒夜中来到这,就说明我们有青春的激情。但如果我们参加了伯藜学社只是收获了那具体数字的助学金,那么我们青春的激情真的尽情挥洒在了自己的梦想中了吗?我们真的让我们青春闪烁出不一样的光彩了吗?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虽然站在落后的起点,但我们有梦想的羽翼,只要我们用奋斗的青春的激情将它唤醒,那么我们就会一飞冲天。

南京晓庄学院伯藜学社在一个家庭式的温暖中分成了六个部门,分管不同的事务。经历过精彩的新老生交流环节,我们就开始分部门了。马克思很早前就说过,分工协作是社会工作必然的进化趋势。学长姐们一个一个地给我们分发报名单并热心地指导我们选择。很快,我们就分好了部门并由各部长宣读成员名单和公布部门的联系方式。尽管此时已经夜晚的九点半了,但是大家依旧情绪高涨,没有半点疲惫之意。

    一个社团一个家。我很喜欢一个社团的口号:一个人也许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交流会的最后,大家站在一起照了一张全家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真心的笑容。

走出报告厅,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但此时已不是我一个人在这荒寒的冬夜。我已是陶学子中的一员,欢笑着和新结识的陶学子们同行,内心涌动着阵阵暖流。我在心中默默地感谢陶欣伯老先生和伯藜工作室的老师们,他们不仅给我们梦想的翅膀插上了羽毛,还让它有了新鲜的血液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陶学子吴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