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伯藜学社暑期调研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8-07-23

2018年7月15日,江苏师范大学伯藜学社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斗里镇中里村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调研活动由17级陶学子蒙雪庭带队,参与调研的陶学子有侯雅利、莫春连、侯帅帅、姚彤彤和陈苏云。

7月15日下午,火车准时从徐州站出发,调研队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征途。一路相伴的支教队员给予了彼此莫大的鼓励与支持,让他们即使在与烟味与嘈杂声相伴的漫漫征途中也体会到了家人的温暖!

火车2.jpg

7月16日傍晚,调研队抵达贵州省凯里市。刚下火车便下起了大雨,但队员们仍坚持在雨中的相机里留下了美好的一幕,照片中的他们,笑得十分灿烂……旅途并没有就此结束,他们接着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队长蒙雪庭的家中。已过午夜12时,调研队才真正到达目的地。这一夜,伴随着鸡鸣,他们似乎从未睡得如此香甜……

到凯里.jpg

7月17日,调研队乘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踏上了第一天的调研之路。为了详细地了解茶油子的基本情况,他们的第一站选择的是雪庭队长的姨妈一家。姨妈一家对整个访谈都十分配合,不仅主动地向队员们介绍当地茶油子的种植及销售情况,还将自家的茶油与调研队分享,因此此行十分顺利。同时,在他们的帮助下,调研队进而拜访了当地的村民,村民热情相待,对于队员们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据他们所述,调研队了解到,当地村民对于茶油子的价值不甚了解,大多种植户也仅仅是自产自销,并没有获取经济效益的意识。

和村民.jpg

紧接着,调研队准备向当地村委求助,以了解政府对茶油子的扶持力度。村委耐心细致地向调研队讲解了茶油子种植情况以及当地政府的精准扶贫力度。队员们发现,当地精准扶贫做得十分到位,对于种植茶油子也有一定的补贴政策:政府会给村民们分发茶油树苗、肥料、甚至是护理费用。尽管如此,有些村民依然无动于衷。在与当地村委的交流中,队员们体会到了他们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片良苦用心!

和村委.jpg

7月18日,调研队员们在前一天的调查基础上继续进行入户调查,调查过程比预想中要顺利地多,原本晦涩难懂的从江方言在雪庭队长的帮助下也并没有阻碍调研队与村民的进一步交流。同时,调研队在调研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贵州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村民写字.jpg

此外,为了揭开茶油子神秘的面纱,调研队前往茶油树林进行实地考察。这里的茶油树生长在半山腰间,茶树果呈锥形,叶子为深绿色。据村长所述:由于这里的茶油子生长的海拔并不高,其出油率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调研队在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于茶油子生长的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上山.jpg

茶籽.jpeg

7月19日,调研队对前几天的调研情况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在此基础上,队员们决定再次拜访该村书记。对于茶油子,书记表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地种植的茶油子收成并不高。此外,书记对该村的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也在为该村寻求脱贫的途径。他说道:“我想建立一个生产合作社,把在家务农的村民都召集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一定会把我们的村子建设好的!”

“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调研队员们伴着晚霞而归,所有的艰辛与汗水在山间的小路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如16级陶学子莫春连在日记中写的那样:“虽然疲惫,但风景这边独好!”深夜,键盘“哒哒”的敲击声伴随着声声蝉鸣,调研队员们仍在继续工作着……

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在队员们对中里村的不舍中结束。对于这次调研活动,队员们也是收获满满。调研队长蒙雪庭说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是我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最深刻的感受。正是因为有一群优秀小伙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才能让我们拧成一条线,共同顺利地完成这一次调研。”

集体讨论.jpg

就像是一场成长的“旅行”,陶学子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在调研中得以提升,苏师伯藜的精神也得以发扬。在此不由得衷心地感谢在这些天里照顾调研队的中里村村民们,更感谢基金会给陶学子提供的平台与机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路虽远,求之无悔!

5bee3308e3676774.jpg

(供稿:陈苏云 摄影:莫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