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大伯藜学社广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研活动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 :2015-03-10

    为响应基金会号召,呼吁大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培养大学生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寒假期间,江苏师范大学伯藜学社广西籍陶学子蓝丽娟、韦加能和吴秋榕等人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2月2日晚,陶学子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三江县。一路的舟车劳顿使得他们疲惫不堪,食宿难题更是一大新考验,几经辗转,几位陶学子最终在热情的当地居民家落户。尽管对当地的气候提前做了一些了解,到达山寨后异常寒冷的天气还是让陶学子们始料不及,甚至照相机的镜头瞬间就被冻住而无法拍照。天气气候恶劣异常,但丝毫没有减少陶学子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涨热情。

    2月3日一大早,陶学子一行先后参观了三江的木楼、鼓楼、风雨桥等富有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随后,几经周折,找到了三江博物馆,参观到了精巧别致的木构建筑模型,陶学子们还很幸运的采访到了博物馆馆长杨全忠先生。在采访中,杨馆长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木构建筑的作用,三江风雨桥和鼓楼所蕴含的寓意,纠正了大家对木构建筑不用钉子的误解。杨馆长说:“我们的木构建筑不是不用钉子,而是整个建筑只用木钉和竹钉,这是大家容易误解的地方。非常感谢几位同学能对木构建筑投入精力,我们的这份宝贵技艺虽然暂时得到了传承,但现在本土的年轻劳动力都在外流,我们需要更年轻的传承人来将这技艺延续下去,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深入民族村寨,针对民族文化如何保护、如何发展做更多的调研引起社会的更多的关注。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将民族的文化保护好,才能更好地和世界接轨”。

    结束了一天的任务,已是下午6点,为了能够尽早展开对三江侗族八寨的实地调查,陶学子们又奔上了颠簸的路。一个多小时艰辛的路程,她们按计划到达侗族八寨。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陶学子们的面前:语言不通。陶学子们找到一户侗族人家,说明了来历和目的后,侗族同胞热情的接待了她们,并提供房间让她们留宿。更幸运的是,她们结识了愿意帮助她们翻译的梁先生。解决了住的问题后,为了不给侗族同胞再添麻烦,她们一日三餐都在一家小餐馆吃最便宜的米粉。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陶学子们终于开始了侗族八寨调研之旅。

    2月4日,陶学子们与富有特色的木构建筑亲密接触。在梁先生的带领下,陶学子们沿着合龙桥和岩寨鼓楼,来到了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先生的家,参观了杨先生的工作室,近距离接触了传承人建造的技艺。遗憾的是,杨先生去了湖南,陶学子们没能对其进行深入的采访。不过,恰逢平寨正在建鼓楼,尽管寒冬腊月,陶学子们的求知欲望却不受丝毫影响。趁着木匠工人休息烤火的时间陶学子与木匠们进行了深入交流采访,进一步了解到了木楼的建造艺术。

    一路上,闫辉老师也时刻关注着陶学子们,随时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做出了细致的指导,并叮嘱陶学子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整个过程中,几位同学得到很多热心的帮助和指导,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在实践中,我校伯藜学社陶学子,针对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做了深入调研,陶学子们与侗族人结交朋友,走访了每个村寨,目睹了鼓楼是如何在不使用一根铁钉铁铆被建造而成。侗族人民的这些建筑样式之别致,建筑技艺之精巧,都是侗族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是值得被保护传承的艺术瑰宝。

    小组长蓝丽娟同学说道:"这次难忘的旅行让我收获了很多:第一、在如此深入的去接触一个民族,感受这个民族的珍贵文化之后,我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对广西大山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了解;第二、我们结合自身专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所收集的资料,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侗族文化,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次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第三、 我们在克服各种突发意外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与耐力。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本着贴近最真实社会的原则,用自己所学真正的为社会发展出力,我希望更多的陶学子能够在学好自身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置身于社会实践,接触社会,锻炼自我,提升自我。"

 (通讯员:蓝丽娟  摄影:韦金料)

三江县 精美的地标性建筑

 

“身怀绝技”的匠人们在建造木楼

 

陶学子们采访了三江博物馆馆长杨先生并与之合影

 

陶学子们与木匠工人们交谈中

 

富有特色的民族舞蹈与热情好客的侗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