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伯藜学社成功举办“伯藜杯”辩论赛——唇枪舌剑展风采
发布时间 :2017-12-12

 12月9日下午两点,经过各方的前期准备之后,我社伯藜杯”辩论赛在艺文馆培训室2隆重举行。本次辩论赛由陶学子孙宏寰主持,出席嘉宾有社长谢苗苗及经管学院辩论队成员赵洵、李建景。

 比赛开始之前,赵洵发言为参赛陶学子们加油,鼓励大家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null-4cfb17db2c30d98b.jpg

 此次辩论分为三场,三支参赛队伍两两对决。第一场由一队与三队对决,他们的辩题是“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还是外界环境”。在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首先向双方阐明了规则并播放提示音。比赛开始,正方一辩首先从辩题定义入手阐述了议题中关键一词的含义,指出外部机遇对青年成才是有影响,但绝不是关键。与此同时,他们还举出了司马迁爱迪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依旧做出伟大成就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反方自然也不肯示弱,他们指出青年成才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没有外部环境的支持,一个人很难成才。这其中,他们引用了《庄子》中所述“屠龙之法”的故事,说明没有环境支持即使本领一身也无以施展,进而说明了外部环境对青年成才之重要性。质询及自由辩论环节正方主要就反方所言环境之重要性询问,指出重要性不等于关键,反方则就正方所述外部机遇做出驳斥,强调外部环境不能与外部机遇等同。

null-2974174e689eb28e.jpg

  到了评委提问环节,赵洵向反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成才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李建景则向正方提问成才的标准是什么,正反双方双方回答各有千秋。听完双方回答之后,评委离席讨论,最终决定反方二辩为本场最佳辩手,正方为本场获胜队伍。之后,赵洵对本场辩论做出点评,他指出,本场辩题为价值辩,而非事实辩,即自身能力与外界环境二者在青年成才的道路中都不可或缺,绝不可摒弃任何一个。同时他也称赞了正方在辩论中对逻辑链很好地把控能力。

 第二场辩论在二队和三队之间展开,他们的辩题是“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双方一辩就温饱的定义达成了共识,但正方坚持温饱与道德相互依存,反方则坚持两者相互独立,谈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攻辩环节,双方分别提出了诸多相关的事例来支撑己方的观点,一时间场上火药味浓了起来。正方指出不能以圣人一般的道德标准要求普通人,反方则指出,每个人不论处于何种状态下,自身都具有是非好坏判断的能力,而这也正是道德的体现。可以说,这一场,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null-29ed3e8732ff1662.jpg

 值得一提的是评委质询环节提出的问题,李建景问正方,如果一群人处于非温饱状态,通过向他们宣扬好的道德风尚,鼓励他们走出这一状态,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提倡呢?无疑这是值得提倡的。最终经过评委评议,正方一辩为本场最佳辩手,反方获得了本场比赛的胜利。当然,即使取得了胜利,反方在本场比赛中仍有很多不足。在李建景最后的总结中,他提到,本场比赛双方最大的失误是忽略了辩题中“谈道德”的“谈”,要想“谈”,务必要有一个第三方,而双方显然在立论时没能考虑到这一点,反方的取胜更多的是出于对正方出色的反驳。

 最后一场比赛在一队与二队之间进行,他们的辩题是“善心是真善还是善行是真善”。正方指出,善心才是真善,没有出于善心的善行就是伪善。反方则指出,善心若不表现于行动,则无法体现,因而善行方为真善。攻辩环节,正方举出一些人为了名誉及企业形象进行作秀的善行的事例来证明善行非真善。正方则反问,出于善心做了坏事又当何以评判?你的善心若不以善行表现,谁又能知晓?如此你来我往,争论地不可开交。最终,反方技高一筹,拿下本场胜利,正方三辩则当选了本场最佳辩手。在赵洵最后的点评中,他指出,即使有些善行不完全出于善行,但也的确在社会中弘扬了善的力量,因而也值得去提倡,这也正是反方得以取胜的原因。

 三局战罢,每个队各胜一局,都表现得很出色,嘉宾们对参赛陶学子们也表示了祝贺与勉励,并向他们颁发了证书与奖杯。

null-5d45fb24e587d00e.jpg

null-7592cb88f3252fba.jpg

null-18890502a8bc1b55.jpg

此次辩论赛很好地展现了我们陶学子追求卓越、奋发向上的风貌,参赛的陶学子们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与此同时,一个下午的思想交锋也令每一个人都提高了思辨力,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正是我们开展辩论赛意义之所在。唇枪舌剑展风采,伯藜学子共提高,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