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伯藜学社筑梦支教团“甘肃扬州两地情 伯藜支教再启”
发布时间 :2015-09-29

    “我答应你们的,回来了,7月16日,熟悉的笑脸迎接着我们平安到达天水市洛门镇。”“8月26日,支教最后一天,太多感触,明年我再回来看你们。”时隔一年,扬州大学伯藜学社社长潘鹏英率伯藜学社团支教团队再度返回甘肃,再续支教圆梦之旅。短短的几句话,却是这个女孩对家乡孩子的不易之约。

     “伯藜学社”由受到伯藜助学金资助的大学生组建而成,因而更懂得知恩图报,回馈社会。90后贫困大学生的公益情从不曾断,募捐的时候,社区的居民们也总是能慷慨解囊。季女士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潘鹏英结识的,偶然知道她还有个先天残疾的孩子,很孤单,也有点自闭,季女士对困顿无助的孩子们有特别的感情,支教团在为支教进行募捐时,她就毫不犹豫地掏出了自己身上的钱捐献出来。

    支教团的陶学子们到达洛门镇之后,就开始了面向全村招生的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宣传,让更多孩子和家长了解伯藜学社的支教活动,让他们放心地将孩子送来上课。一开始家长们对于这种活动持有怀疑的态度。“这些老师都是娃娃,咋么管好学校呢,不成的,不成的。”村民们连连摆手说到。村民们对于大学生支教的热情并不是很高,这让陶学子们有点不知所措。幸好村长和校长及时赶来解释并说明情况,而且尽全力地给予支教团各种帮助,支教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条件是艰苦的,人心却异常温暖。乡亲们在得知支教团还没有解决吃饭问题时,纷纷赶来邀请社员们去家里吃饭。在陶学子们准备物资时,住在学校里的他们因为没有床,只能把课桌拼起来当床睡,乡亲们知道后纷纷拿出家里的被褥、铺盖等,其中有些都还是新的。有陶学子还是第一次离开家到这么远的地方,路途虽然遥远,但也更加深刻难忘。

    往往是晚饭后,负责认真的“老师“们开始备课,甚至有的备课到凌晨。“忙碌的一天结束,开头不易但让我觉得很充实很满足。”潘鹏英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7月18日,终于迎来了开学这一天。

    12个队员,58个学生,简单的开学典礼之后便是分班、信息登记、备课、上课……这次支教团也是藏龙卧虎——有来自各个专业的陶学子们,在支教中包括文明礼仪、影视鉴赏、吟诵、竖笛、手工课、书法、诗词鉴赏等特色课程。丰富的活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各具特色的课堂让孩子们流连不已,下课了也都不愿意离开教室。

    据了解,在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不论多远,陶学子们每天都会送孩子们回家。夏日的大雨如注,洛门镇的小路泥泞不堪,甚至有的已经被淹没不见了。支教团陶学子只能踩在较浅的河中央突起的石块上趟过小河,然后再一起帮助孩子们走到路边。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陶学子们还会定期进行家访。家访期间,学生家长们都特别热情。另外由于语言不通,孩子们就主动担任“翻译官”,这才让家访得以达到预期效果。

    “支教的队友们一起生活的这几天,大家一起分工做饭、刷碗,一起挤床、聊天,很开心,感觉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希望我们的支教能教到孩子们知识,给孩子们带来正能量,大家加油!”陶学子张田田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忙碌的支教生活中,热情与向往是他们出发的动力,坚持与努力是他们前进的能量,耐心与责任是他们披荆斩棘的利刃。“若能播下一颗向往美好的种子,那么纵使奔赴万里,也是值得的!”潘鹏英无不动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