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藜沙龙第14期——互联网时代实体商业的困境与出路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16-05-23

5月20日,伯藜沙龙第14期——互联网时代实体商业的困境与出路在基金会顺利举办,37名来自南京、镇江、淮阴三地的陶学子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伯藜沙龙特邀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理事、南京大学商学院MBA兼职导师田浩先生为主讲嘉宾,结合自身经历与陶学子分享互联网给实体商业带来的冲击和变化。

沙龙开始,田浩先生通过数据和图表对比了当今互联网与实体商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实体百货/零售业近五年在中国日趋衰落的困境。除了国内本土的百货品牌,外国零售业品牌近几年在中国更是屡屡碰壁,甚至不得不退出国内市场。在阐述了现状之后,田先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并为大家分析、解答,包括为何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实体商业发展方面会有很大区别,为何中国实体商业会完败于电商,以及未来实体商业与电商的格局。

首先,田先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实体商业的诸多种类及现状,从盈利模式上主要可分为买卖型(买手制)与平台型。他指出,中国的电商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赢家通吃,即第一名占市场70%,是高度垄断的行业。二是平台虽然红火,但过半商家经营惨淡,只有少数盈利。

田浩先生曾任英国百安居(B&Q)中国区CEO,因此他以百安居为案例,讲述了买手制实体商业在中国的兴衰。9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的百安居,曾为中国消费者带来透明的价格、全新的购物体验、放心的质量以及优质的服务,为零售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给中国带来了发展资金、就业和税收增长并培养了一批人才。而随着时间推移,百安居在中国的发展也遭遇了困境,如中外文化和制度的冲突,外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派驻制度的局限性,外国企业无法适应中国快速发展的市场以及大公司管理问题等,都造成了今日百安居走向衰落的结果。田先生总结,中国市场环境的特殊性不利于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而相比较之下,国内电商(尤其是平台型电商)在成本、物流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发展迅速。

陶学子们因此产生了疑问,是否在未来,零售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倒向电商。田先生表示,由于电商的发展实际也消耗社会成本,如低廉的劳动力今后会增长,高额的包装材料与环境污染等因素也会消耗更多资源,都将转嫁给消费者,因此市场会趋向于公平。他以美国仓储会员实体卖场好市多(Costco)与意大利实体商业创新品牌Eataly为例,介绍了成功的实体商业如何在服务与品质上做出优势,加快发展。

最后,田浩先生做出总结与展望,归纳了造成中国实体商业衰落的诸多原因以及对未来电商和实体商业发展趋势的判断。陶学子们也纷纷积极发言,向田先生讨教,问题包括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中外实体商业的区别,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电商还是实体行业等。田先生耐心做出解答,并鼓励陶学子们平时多读原著,研究方法论,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田浩先生简介: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学位,任伯藜创投有限公司总裁。曾就职于加拿大皇家银行、AMR 公司 (TSE上市公司)任总会计师、原百安居(中国)总裁、原上海世贸商城总裁。
 

(供稿:周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