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基金会简介

11.jpg

基金会的品牌标志寓意:“陶土本源于大地;待陶罐成器之后,复回报大地以清泉”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是由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陶欣伯、刘光藜夫妇及陶彬彦先生全资的南京伯藜置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办的一家非政治、非宗教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9月28日,2017年由江苏省民政厅认定为“慈善组织”,2021年通过4A等级评估,是一家专注于教育发展领域的基金会。

人才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基金会坚信助学项目超越慈善,始终关注乡村地区的有志青年,通过培养我国的乡村振兴人才,用切实的步骤架起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基金会秉持“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的宗旨,在江苏省内22所项目合作院校设立“伯藜助学金”,资助农村地区贫困有志且品学兼优的学子完成大学学业。“伯藜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资助政策为“一助四年”,“伯藜助学金”的获得者被称为“陶学子”。

基金会鼓励项目合作院校的“陶学子”组成以“自助、互助、助人”为特征的学生社团——“伯藜学社”,并依托此平台开展各类项目活动,集济困助学、赋能增识和创新创业于一体。基金会倡导和践行“资助育人”理念,发挥社会组织在政府及高校助学体系中的拾遗补阙作用,积极探索以经济赋能、心智赋能、学业赋能、实践赋能和创新创业赋能等五项赋能为特点的“发展型助学”的理论研究和项目活动,与项目合作院校协同培养和提升陶学子的“认知力、学习力、沟通力和创新力”,将他们培养成人、成才、成业。

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而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资助陶学子完成大学学业只是鼓励他们服务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为帮助有志创业的陶学子形成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鼓励和扶持他们回乡创办商贸和服务型企业,从而支援家乡建设,基金会积极整合项目合作学校和社会的各类资源,包括受惠于“陶欣伯奖学金”赴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深造回国的“陶学者”群体。在此基础上,搭建起陶学子创业教育和支持生态体系,开展导师和创业项目,为陶学子提供培训及指导。

2024年,基金会适应新的时代需求,设立“伯藜奖学金”。该奖学金旨在弘扬陶欣伯老先生重教爱国、锐意创新、奋力进取的精神,奖励品学兼优、创新意识强、学科成绩佳、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理工科高中学生。“伯藜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符合条件的持续奖励至高中毕业。在他们入读国内重点高校理工科后,基金会将对其中表现优秀者继续提供“伯藜奖学金”,从而激励他们奋发有为、追求卓越,树立感恩社会、奉献祖国的志向,努力成为国家未来建设需要的拔尖创新科技人才。

基金会曾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