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工伯藜学社伯藜支教续篇:支教背后的奉献者——黄晗
发布时间 :2017-08-23

盐工伯藜支教团的云南支教行可谓妇孺皆知,也创造了伯藜支教史上三个之最。第一,距离最远,支教团前往距盐城工学院两千多公里外的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彝族回族自治县金所乡新田村马嘎村小组进行支教;且路上突发暴雨,铁路塌方,导致火车晚点十多个小时,乘车时间多达五十个小时左右;第二,突发事件最多,支教时正值山区雨季,导致山路泥泞。所在地位于高寒山区,海拔2900米,虽是盛夏时节,但一下雨就降温,支教团有时不得不生火取暖。第三,生活条件、硬件设施最简陋,村委会临时打扫出了一间房间,白天作教室,晚上作为支教团成员的男生宿舍。虽然此次支教困难重重,但在支教团成员的不懈努力和辛苦付出后,为期十五天的盐工伯藜支教圆满结束。

此次支教影响力巨大,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与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教结束之际,出现了一位值得大家为她点赞的同学—黄晗。

4F4A15B4D6120F6614977B06D53018D3_副本.jpg

(左边女生为黄晗)

黄晗,盐城工学院汽车学院,C车辆151班的一名女同学,平日里学习优异,英语能力尤其突出,并且满腹爱心,乐于助人。今年五月,盐工伯藜学社进行义捐活动时,便把自己闲置的物品都捐了出来,黄晗同学说,这些东西虽不值什么钱,但山区的小朋友应该很需要,希望伯藜支教团能把这一份小小的爱心传递给山区小朋友。

在了解盐工伯藜支教团的整个支教过程之后,黄晗和她爸爸都特别感动,黄晗爸爸也非常支持她。于是黄晗同学开始了继盐工伯藜支教之后的又一爱心行动。她积极向身边的同学、亲戚朋友宣传支教过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和山区孩子生活学习的艰辛。经过黄晗同学一段时间的努力,截止七月二十日,已向社会各界人士筹集到资金一千元。

但此时,盐工伯藜支教已经结束,支教团大部分成员也已经离开云南。只有支教团成员杜雪松还在昆明,黄晗同学委托他将筹集到的资金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生活用品给山区的小朋友送过去。杜雪松抽空到商场购买了一些少儿文学作品、双语图书、故事书、人物传记、学习资料工具书等各门类图书共计90余册,和一些学习用品,包括水彩笔,作业本等若干。

2BD7D39398CF60F3E1A731F41273C52F_副本.jpg

8月9日,带着黄晗同学的爱心,杜雪松叫了一辆车,他随车一同把物品送到了昆明市寻甸县竹沟村。不料天公不作美,恰逢大雨,山路泥泞不堪,车很难行驶,车轮子陷进泥中之后寸步难行,只能靠人力把车推上去。杜雪松到达村子之后走访了几户人家,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且联系了当地村长。村长表示,当地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的学校都离家很远,而且山路崎岖,特别难走,当地小学的教育资源也相当匮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极少。送来这些图书如同雪中送炭,解决了学生们阅读量少的问题。村长决定,将在开学之际给学生们在学校里建一个小书屋存放这批新书,供大家阅读使用。孩子们也特别激动,支教团成员杜雪松告诉他们整件事情之后,孩子们对黄晗姐姐很是感谢,并认真的说:“将来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黄晗表示,她希望她的行动能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山区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贫困有志的农村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此,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代表伯藜支教感谢黄晗同学对山区孩子们赠以爱心,以及对支教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