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会协同向未来——基金会携手南京大学共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
发布时间 :2025-03-12

2025年3月7日下午,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洪修平教授和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李浩部长到访基金会,双方就校会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事项进行会商。基金会理事长李建伟、执行理事邹井跃、崔卫星和副秘书长江君、行政总监贡国芳、项目主管李梦楠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PLI_9844(1).jpg

双方共同回顾了基金会创始人陶欣伯先生与南京大学的历史渊源,并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亲切交流。陶先生的岳父刘伯明先生,作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先驱者、教育家,曾任南京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作为南京大学的重要先驱之一,刘伯明先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汇聚了一批学界精英,不仅推动了南京大学的学术发展,也为中国现代学术奠定了基础。陶先生在开创教育慈善事业的历程中,为缅怀岳父刘伯明先生对南京大学学术领域的历史贡献,支持南京大学的事业发展,于2002年1月捐建并交付南京大学两幢院士楼(伯明楼和芬资楼)。现捐赠人陶彬彦先生也曾就读于南京大学,他倡导在省内重点高中设立“伯藜奖学金”项目,主要奖励品学兼优的理工科学生,立足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各类拔尖创新人才,而南京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又具有良好声誉和口碑。基金会提出利用暑假期间在南京大学举办一期高一年级“伯藜奖学金”获得者创新夏令营活动(简称“伯藜夏令营”),目的是让这些优秀学生感受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了解当下国内外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坚定科技报国信念,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宏伟事业中贡献社会组织的一份力量。南京大学对基金会提出的“伯藜夏令营”项目方案表示充分肯定和认同,认为基金会锁定目标,站位很高,并表示近年来南京大学已举办过多期优秀高中生参加的一流学科夏令营,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一定会与基金会强强联手,把“伯藜夏令营”活动办成一期学生终生难忘、体验刻骨铭心的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学生逐步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PLI_9920(1).jpg

双方商定,以建立校会长期合作机制为目标,草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校会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尽快迈进科技强国行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