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2018暑期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8-08-11

吹着空调,玩着手机,点点外卖是不少大学生们暑假常见生活状态。然而,却有一批大学生顶着炎炎烈日,每日行走在支教的路上,他们的名字叫盐师伯藜学社暑期支教团

每天早上7:00准时集合,7:30抵达支教学校,平均每天7节课,中午在学校会议室休息,课余给学生答疑,下午5:30放学返程。7月9日-7月25日,来自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的10名大学生在学工处副处长李萍的带领下,在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为那里的128名初中生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支教活动。活动受到了支教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热烈欢迎。

2018年7月10号,是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在盐城市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支教的第一天。滨海的天气总是那么温柔,没有艳阳也没有风。早上,大家在学校的大圆桌上一起吃早饭,本次支教活动就在这样温馨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

1533973257234048138.jpg

为了与常规教学相区别,支教团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趣味数学、趣味地理、科学、生活英语、语文拓展等11门素拓类课程,以达到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开拓其视野、启发其思考的效果。支教正式开始之前,团队成员就积极的进行了备课的准备工作。支教期间,每门课程两人一组,一人主讲,一人担任助教,每天晚上开会总结当天授课情况,交换意见与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力求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将知识性与娱乐性相结合,思想性与科普性相结合,鲍华杰老师还将海草舞融入教学活动中去,张梦帅老师将记录片《出路》讲述给学生们听,咸梦想老师进行了名著解读,团队中的肖肖老师耐心教孩子们素描知识。支教期间队员们还主动观摩支教学校骨干教师们的教学,聆听他们讲述班级管理故事。把自己所学通过支教展示出来,同时通过支教学习到更多的教学育人方法,本次支教也成为了大家相互学习的机会。

1533974224067024959.jpg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慢慢的,支教已经逐渐接近了尾声。同学们也给老师们送了很多精致走心的礼物。有个同学,她给我们每个支教老师都画了一幅画,还在小纸条上写下了离别赠言,最后还用彩带绑好写上每个老师的名字……“老师,我把你们上课场景剪辑成了一个视频,送给你们。”这是另外一个学生给我们送的礼物……这些礼物把大家都深深地感动了。

同时,支教团成员也着手给学生们准备最后的礼物。“每位成员分别负责给13名学生写赠言,如有还不怎么熟悉的,这几天可以再聊一聊,有针对性地写才显得有诚意。”支教团队长,来自广东的甘水连认真组织大家写下临别寄语,希望给孩子们留下美好回忆,伯藜学社社长周佳伟友情提醒“把我们手中的名单给两个班的班长核对一遍,看有没有漏掉的。”队员张正如的寄语写满了明信片,引来了团队一片赞叹,“因为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满满的寄语背后是老师们满心的真诚!

本次支教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但是老师们都有着自己深深的支教感悟。

1533974388081004283.jpg

作为本次支教团队的队长,在本次活动中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通过本次支教活动和孩子们半个月的相处后,感觉自己受益匪浅。自己也深刻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艰辛与不易,但是又更加坚定了我以后走教师这条路的决心。本次支教,也让我更加明白农村孩子学习的不易,只是希望,我们这半个月的相处,能够给他们带去不一样的感受,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对未来的憧憬。那么,对我而言,本次支教就没有白来,就是有意义的。希望他们能尽所能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未来变得更好!

——甘水连

很快为期十五天的支教之旅就要结束了。在这期间我收获了很多,对于支教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得不承认,我们能给那些孩子们带去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唯有真正地从政策去改变,真正的给他们生长的环境带去改变,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成长起来,这也是整个社会所必须重视的。

——干家轩

在2018年7月,通过伯藜学社的平台我来到了盐城市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支教,从前期的准备到正式开始上课,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我们被校长带领着第一次去见孩子们的场景,他们都好奇的看着我们,我也开心的看着他们,看着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初中的自己,看到了我刚升初中的弟弟,想把自己会的一切都教给他们,想说好多好多的话,但是时间太少了,后来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孩子们还给我们队员们组了cp。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是一个身份的大跨越,从一个学生到老师的转变,我必须以老师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想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状况,想关心他们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短暂的15天短暂的几节课,很难记住所有人的姓名外貌,但是孩子们却把我们全部都记住了,她们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却是他们的全部。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我们支教所做的工作不应是这短短的15天,很希望能和孩子们一直做朋友,互相勉励,互相成长。

我们的小团队也越来越团结了,大家同吃同住,互相包容,大家一起备课一起开会一起坐着聊天,学习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优秀的方面,每个人都在学习都在成长,这也算是我第一次认真的去做义务的事情,但是却获得了超量的回报,孩子们的礼物、不舍,是最好的酬劳,是对工作的认可,15天很充实很满足也很不舍。

——周佳伟

半个月的支教生活让我收获到了许多,也深有感触。从第一天站到讲台的紧张到现在的享受上课时光,真是深有体会。这里的孩子热情却又羞于表达,活泼却又内向,努力学习却又厌烦学习……这是农村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心理素质缺陷是长大之后没办法弥补的,内心的自卑会让他们与同龄人差很多,也会失去很多机会,真心希望中国教育事业能够想办法去弥补农村孩子这一心里缺陷,让他们健康成长。

——张梦帅

短短半个月的支教活动,我的感受很深。作为一名教师是光荣而神圣的,第一次体验到了做老师的不易。因为,即使你上课讲的内容熟烂于心,也不能保证学生能听得懂、跟得上你讲课的节奏,唯有更多的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通过这次支教活动,也感受到了乡镇中学教学条件与城里中学教学条件的差距,师资匮乏、教育不全面,一些许多素质拓展类的课程都没有开展。希望今后能尽自己所能去给需要帮助的学生尽一份力。转眼间支教活动就要临近尾声了,与学生朝夕相处半个月,越是到了离别时,内心的不舍就更多几分。希望学生们能努力学习,今后越来越好。

——孟丽丽

本次到港城中学的支教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满心的收获。沉重的备课工作让我了解了教师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初次走上讲台的紧张逐步在同学们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中满满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传播知识的热情与激动。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乡村孩子的青涩与纯朴,同时也能感觉到他们想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努力与决心,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衡春洋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人生几何,能有幸成为支教的一员会是我记忆中的一份骄傲。短短的几天的支教课程,想教给他们的太多太多,真想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一股脑的塞进他们的脑子里,让他们轻松的记住,不用再去背一大堆的知识点。第一次体会做老师的心境,心里满满的都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能够变成更好的自己。路还很长,愿他们不会轻易失望。

——鲍华杰

虽然我们来的支教点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贫穷,生活条件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但是我发现一点,这个支教点的学生们对于主课以外的科目都很缺乏学习,他们也渴望去学习副课知识,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以我近几天的支教情况,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对音乐,美术等的了解少之又少。

我所理解的支教的意义不是在于能给他们教授多少知识,而是教授的课程和传统课程的区别,是带他们看见不一样的世界,走进不同的领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不一样。除此之外,我也受益匪浅,学习到了很多,原来的我只知道书本的知识,不知道怎么去实践,也不知道自己所处于哪一个阶段,现在我能更近一步的了解到自己的,也为我即将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肖肖

支教在我来到港城初级中学之前,我理解的是去帮助家庭条件困难,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里的学生,但是现在我的理解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就音乐这门学科来说,我可以让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放松心情,愉快的学习音乐,学习唱歌。这是学生们需要的,所以我心中的支教,就是给他们现在所需要的东西。

——张正茹

经过这十五天的支教生活,我对支教的意义有了更多的认识。支教,不是非要要求我们去偏远的地区,去大山里去体验生活,传播知识,我想,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支教的地方,是否用心去教学,用心去提高自己的价值,如何给那里带去有意义的教学体验和思想,能给孩子们带去快乐。支教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进步和提升能力的过程,也许我们并不专业,但是我们为了更好的教课,努力去补习功课;也许我们开始备课不是那么让同学接收,但是我们发挥团队的力量,努力改进;也许一开始同学们对我们并不热情,但我们会用我们的真心和他们快乐的学习和交流。

今年是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第二年举办暑期支教活动,活动由盐城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组织,由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盐师学工处处长刘耀斌进行了思想上、安全上的教育,社团指导老师谢莉俐全程陪同,支教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在高校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受资助的大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弘扬了志愿精神,服务了乡镇教育,践行了“助学创业、利己达人”的理念,践行了团委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盐师伯藜支教活动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在盐城晚报上被报道,这些都是对本次支教的肯定,大家在往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前行。

——咸梦想

1533974302600018725.jpg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睁开你的眼睛……”支教队员踏晨光而来,荷夕阳而去,做孩子们的眼睛,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忙碌而充实的支教生活伴随着夕阳的余晖结束了,看到同学们努力的身影,老师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同学们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加油!孩子们。再见了,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