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上午10:30—12:30,南通大学与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在南通大学主校区逸夫楼517室举行了2017年“伯藜助学金”签约仪式暨管理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南通大学校长程纯、学生工作处处长贲智勤、副处长卢志勇、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陆俊杰、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分管资助工作辅导员、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建伟、秘书长张利伟、项目秘书韦巍、南通大学伯藜学社社长刘鹏程、以及荣获2017年“伯藜之星”的陶学子等。此次会议由副校长江应中主持。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签约仪式,第二阶段则是基金会与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及校资助工作办公室老师的座谈。
会上,校长程纯从学校的校训精神、历史渊源、办学理念、助学感悟以及荣获成就出发,多方阐述了我校在各方面的优势,并表示:陶学子的成长与成就,离不开基金会的帮助,尤其在助学方面,“伯藜助学金”起着重大的作用,感谢基金会的卓越贡献。

对于程纯校长的讲话,基金会理事长李建伟表示感触颇深:“校长在讲述学校的时候,我感觉他的血液里都流着通大的血。”理事长认为,通大历史如此悠久,就应该好好宣传下去,将南通大学发扬光大。同时,理事长还为大家带来了陶老先生的话:第一,对伯藜负责人的感谢;第二,表示将会与通大一直合作下去;第三,则是要帮助陶学子发展创业。三个内容看似简短,可是每一项无不体现着陶老先生对助学工作的热爱、对陶学子的关怀。此外,理事长还讲述了陶老先生的成功事迹,再一次鼓励陶学子向陶老先生学习,将伯藜精神发扬下去。

对于张利伟秘书长,大家已不再陌生。他代表基金会向我校表示,一定会与通大长久合作下去。同时秘书长还表示,对于想要创新创业的陶学子,基金会会给予大力支持,希望陶学子能够真正收获成长、感恩社会。
关于伯藜学社,刘鹏程从各部门开展活动以及学社发展状况出发,集中阐述了学社发展的进步性以及不足之处,并表示学社今后一定会再接再厉,力求给陶学子打造最好的发展平台。
至此,会议的第一阶段便即将进入尾声。主持人江应中为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后,基金会为我校“伯藜之星”荣誉获得者颁发证书、纪念银币及奖金,并鼓励陶学子不骄不馁,追求自己梦想。

签约仪式上,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建伟与南通大学校长程纯签订了《2017年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协议书》,为会议的第一阶段拉上了帷幕。

第二阶段,是基金会老师与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及校资助工作办公室老师的座谈。会上,交通学院、纺织学院、护理学院以及理学院等辅导员,分别就“伯藜助学金”工作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提出:各学院应该加强对陶学子的关注,本着培养的目的,将陶学子培养成人、成才、成业。同时他们还强调,学校应该教育陶学子学会感恩,将“伯藜助学金”的核心价值理念传承下去。至于陶学子的选拔工作,分管学生工作者认为我校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争取做出更为公正的遴选机制。
基金会老师肯定了学校辅导员的某些想法,也赞同培养的根本理念,张秘书长则补充,南通大学应推广典型的个人事迹,同时也应长期跟踪培养陶学子。他代表基金会表达了对通大各老师工作的感谢,并希望大家能够研究性地看待资助育人的工作,力求把陶学子的培养工作做得更好。
至此,南通大学与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2017年“伯藜助学金”签约仪式暨管理工作座谈会便要结束了,但两方的合作将会长久地持续下去,为把陶学子培养成人、成才、成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