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伯藜学社我与信仰对话之“生活中的宪法”
发布时间 :2017-04-26

为提升陶学子的政治素养,帮助陶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南通大学伯藜学社特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延溢教授,为大家讲解“生活中的宪法”。参与本次讲座的有学工处助学办副主任孙欣南、南通大学伯藜学社指导老师刘逸巍、以及各个学院的陶学子和部分非陶学子。讲座由学工处助学办主任徐仁成主持。


生活中的宪法3.jpg

活动开始,徐仁成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吴延溢教授,同时,也明确了此次讲座的目的。作为此次讲座的主讲人,吴延溢教授在明确了法律知识背景的前提下,从“舌尖上的宪法——说与不说的权利,穿着中的宪法——平等对待与歧视,拔河中的宪法——国家权利的纵向分配,房顶上的宪法——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权衡”这四个方面来为大家讲解“生活中的宪法”。吴教授的讲解不仅语言诙谐、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他巧妙运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的方式,将枯燥的宪法知识贯穿于生活,循循善诱地启发大家对宪法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向大家展示行信仰建设与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的宪法2.jpg

吴教授激情讲解结束后,徐仁成老师就吴教授的讲解做了简单的总结,并表达了对广大陶学子的殷切期望:作为陶学子,我们要关注法律知识,在遵法、崇法前提下学会规避各种问题。同时,我们还要理性地运用法律处理问题,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

一场讲座的好与坏不是只看讲座内容或主讲人的讲解来决定的,而是同学们的反应。王倩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要做到学法、懂法、用法、护法,应该做法治信仰的践行者和弘扬者。

“生活中的宪法”是我社近期推出的“我与信仰对话”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提升了陶学子的政治素养,进一步夯实陶学子们的法纪信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它也是南通大学伯藜学社“我与信仰对话”系列活动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