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2号晚上七点,江苏科技大学大学伯藜学社创业部在江科大西校区举办了伯创大赛“相亲”大会。四十余名对有创业想法的陶学子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先,主持人侯佳琦上台为大家简要说明会议纪律以及本次活动的目。随后,主持人从有创业团队、无团队但是有参赛意向者两个方面对大家的情况进行汇总,方便后面环节的展开。
接下来,创业部部长陈思强从去年入围前十的项目的名字、业务、所获投资金额以及比较吸引眼球的地方给大家进行了大致的介绍,并找出了它们的共同点:没有电商、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细节处的创新、投资小、风险小、平民化、生活化、可实施性比较大、易上手、技术性低、年轻化。

随后是在创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杨孟子是前任创业部部长,对创业大赛有着独到的见解。杨孟子首先对前两年的比赛进行了大概的对比分析,之后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与经验。杨孟子学长提到:“项目负责人要合理分配任务,但是任务可以不用太明确,更多的是融入大家的想法,协商完成,并且带头做事。商业计划书在比赛中占据了较大的分量,所以在书写时应该把文字与图更好地糅合在一起,ppt也应该做得更加精细。”杨孟子认为清晰的创业思维、实践可行性对创业项目能否进入决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雷冬娣曾于2015年参加伯藜创业大赛并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她从参赛者与负责人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参加伯藜创业大赛的经验。她说道:“参赛者要积极努力的尝试并且担任更多工作,这样就会学到更多东西。对于时间跨度比较大的创业计划大赛,参赛要有持久的恒心、决心、毅力。团队负责人要有心理准备,注重团队发展,充分调动团队队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长处。”

分享结束后主持人侯佳琦对他们的经验分享作了简短的总结,并且介绍了参赛获奖的奖金以及各奖项的设置。介绍完毕后,创业部副部长韦丽萍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比较好的创业项目。她认为:“创业没有那么高大上,也不需要做多少,只要帮助别人解决更多的问题就可以了”。


活动最后一项,是创业团队“相亲”。部长陈思强通过对各参赛项目的人数进行了解之后,给了大家二十分钟的时间展示自己的项目,期望能在现场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当然,短短的两个小时可能不足以让大家快速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但是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或许会擦出陶学子们创业的火花。祝愿各位陶学子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团队,并且接下来的伯藜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