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学社:新任骨干领导力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7-03-12

    当今时代再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前行的时代,而是一群人共同前进的时代。为了提高新任骨干领导力及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在伯藜学社开展活动,将伯藜学社建设地更好。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于2017年3月3日到3月5日在江苏省镇江市金陵润扬大桥酒店举办了2017年第一期伯藜学社负责人领导力培训活动。

    2017年3月3号下午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学社16位骨干陶学子满载着激动、好奇和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征程并顺利到达培训基地。当天晚上,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先生为大家做了开班演讲。在开班演讲中,张老师拎出三大核心主线:理念、责任、行动。老师说作为伯藜学社的骨干,首先得知道伯藜学社的宗旨:资助贫困有志,鼓励回乡创业;奖励品学兼优,服务基层社会。同时张老师还叮嘱大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学习一些排他性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不能死读书。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自己语言沟通的能力、舞台的魅力以及中英文演讲能力。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英语就如同是世界的普通话,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张老师教导大家:不论自己身处何处,要学会放下身段,将自己归零,从小事做起。张秘书长对参加领导力培训的陶学子们寄予了厚望,希望陶学子们能够通过本次培训提升领导能力从而把伯藜学社发展得更好。培训的第二个环节,谢杰老师对基金会的一些主要项目进行分享,主要分为项目一部、项目二部和中心项目。其中的项目二部主要是为了激发陶学子的创业热情和激情,举办新加坡管理大学乡村创业课程、暑期创业训练营等一系列创业培训课程活动。所有这些优秀的项目,都是以陶学子为中心,一切以陶学子利益为首。

    最后,韦巍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如何高效开会的技能。任何一个团队必定会做的事就是团队成员之间信息的传递。想要达到高效的结果,就需要做好前期的充分准备。主要包括三件事情:1、确保每个参会者在会议前知道会议的内容;2、安排好每个人在会议中的角色;3、有一个可供讨论的方案。最后韦老师送给大家几句话:1、Practise makes perfect .2、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mouth 。

    3月4号上午是户外的素拓活动,由杨森老师给大家讲解如何在高校进行团队建设。首先老师以“我不是教导者只是引导者”开场,缩短了和大家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在场陶学子明晰自己是主人翁角色,领导者应该是最终拍板的决策者、是团队伙伴存在感和成就感的给予者、未来会出现的问题的预测者、活动发起的号召者、团队团结的凝聚者、部员倾诉心声的聆听者、整个团队的形象代言者以及受社员监督的被监督者。杨老师还从“人”“从”“众”这三个字中,同时以一个游戏的形式来展现团队的力量,展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采用拆字的方式来剖析“团队”这个词,也就是“口”、“才”、“耳”、“人”,一个团队需要有目标感很强的、有能力的、会承诺、会倾听的人。同时教会大家关于人员的任务分配问题,不要让能力很强的人去做低于他能力的事情。

    3月5号上午由江君老师给大家讲解项目管理课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是确保你想完成的事情能顺利地在一定时间、一定费用、一定质量内标准完成。项目是有生命周期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这五大步并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贯穿全程、同时进行。其次就是如何制定一个项目?老师带领大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给出框架,顺着思路去展开。

    两天的学习,让每一个前去的陶学子都大开眼界,意识到世界很大,并不是仅仅是校园里的那样。本次培训,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学社骨干代表李瑶和嵇红涛两位同学,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起到了榜样作用,不管是理论课程还是户外活动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勇于表达自己。正是因为他们的积极带领,其他伙伴才更加有团队荣誉感,不断去抓住机会去提升和展现自己。尽管这三天两夜的行程非常满,参与培训的新任骨干们不免会感到有些许疲惫,但合影留念时大家的脸上仍充满了笑容,洋溢着青春活力。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新任骨干们通过这次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与兄弟院校深厚的友谊。相信骨干们也会在返校后将所学的知识分享给每个陶学子,并运用到接下来的工作中。感谢基金会提供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每一位陶学子都在不断努力地完善伯藜学社,前行的航班已经启航,等待完美着落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