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伯藜学社之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16-12-14

2016年12月8日下午,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项目主任江君、项目秘书韦巍一行三人莅临我校开展2016年“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共分为五个环节。

座谈会的第一环节是基金会老师和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应中、学生工作处处长贲智勤、副处长卢志勇、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教师代表、助学工作办公室全体成员以及负责人代表座谈会。会议由贲智勤主持。

DSC_6427_爱奇艺.jpg

会议期间,副校长江应中就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对我校陶学子的关怀与引导表示诚挚的谢意,因为有基金会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像蔡茜茜、念路兵、沈霞、刘鹏程这些在不同领域为自己、为他人绽放青春的同学。张利伟秘书长则从基金会的总体目标出发,希望能够与南通大学继续通力合作,将陶学子培养成人、成才、成业。卢志勇老师就我校陶学子2016年的发展情况向基金会老师和校领导作了具体汇报,提出了“三化一效”的工作模式,并表示伯藜学社不止是我校助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很大程度上为我校的助学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社长刘鹏程以及副社长周金菊则分别就我社2016年的发展情况和“博乐学堂”支教项目开展情况在座谈会上作了具体的汇报。

休会间隙,基金会老师和各位参会领导以及教师代表见证了我社2016级陶学子的入社宣誓仪式,并和同学们一起拍照留念。

工作的进步,源于不断地探索、交流与实践。在随后的时间里,基金会老师们分别与南通大学分管助学工作的辅导员、新入社陶学子、陶学子代表以及伯藜学社骨干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和交流。

DSC_6456_爱奇艺.jpg

在与辅导员的交流中,辅导员们普遍反映: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接受教育不同,导致成绩差异较大,如果加强学院与陶学子或者伯藜学社的交流,或许他们在成绩方面会有所突破。基金会老师则表示:伯藜学社成立的目的就是培养陶学子,如果可以,希望陶学子能够走出去,带动学院的贫困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新入社陶学子是学社的新鲜血液,是目前的重点培养对象。在和他们的交流时,基金会老师再次播放了基金会的宣传视频和伯藜之歌,并详细讲述了基金会的资助目的,让他们从心底感受到基金会的关爱。此外,老师还鼓励陶学子们去尝试创业,并为个别有疑问的陶学子做了解答。

DSC_6502_爱奇艺.jpg

学社骨干以及陶学子代表是学社工作的中坚力量。在陶学子代表以及骨干座谈会上,基金会老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他们首先肯定了社团的服务精神,指出学社负责人应常怀一颗服务与责任之心,这样才能让社团发展得更好。而就如何提高陶学子积极性的问题,张秘书长高度赞同社长助理曲志楠增强社团凝聚力的想法,同时还建议我社应该在特色活动方面重点关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积极性的问题。学社的发展,还需要一步一步的探索。座谈会上,张秘书长十分关注“艾乡味”的发展情况,他说:“创业应该不忘初心,无论怎样,都该记得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同时,老师还对创发部王柳提出的断货、食品安全等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座谈会虽然仅仅持续了一个下午,可是仍旧让陶学子受益匪浅。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精神上,基金会老师以及学校领导们,都给了学社以及陶学子莫大的支持与帮助。相信在基金会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南通大学伯藜学社一定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