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下午15:00,“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暨通大好青年颁奖典礼在南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办。南通大学伯藜学社现任社长刘鹏程作为特邀嘉宾,向通大学子分享了他的青春故事。

4月份以来,校团委一直在全校范围内海选2016“通大好青年”。经过同学投票、专家认定、学校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了10个“通大好青年”,而作为伯藜学社的社长,刘鹏程便是其中之一。

报告会上,刘鹏程告诉大家,他的家乡在河南省信阳市的固始县,是一个贫穷的小乡村。家境贫困的他从小就成为了留守儿童,独自一人走在努力求学的道路上。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将他压垮,勤奋刻苦的他如愿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后,他从未忘记过家乡的贫苦,并立志要为改变家乡的教育现状而奉献力量。2015年和2016年的暑假,他在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带领多名陶学子踏上了回乡支教的道路。谈及他的两次支教经历,他说:“过程的确很苦,但是我从不后悔,因为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那里的孩子更重要。”他给大家讲述了许多发生在他和孩子以及村民之间的故事,讲述了那里的支教生活。他表示,自己绝不会辜负老校长“无私奉献援教育,立己达人传真情”的拳拳寄语,定将“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通大精神传承下去,塑造“崇真尚美,通精极致”的通大人特质。

支教虽告一段落,但是志愿服务的精神将永远长存。他表示,明年的暑假,他依然会怀着虔诚的心去践行他的承诺,继续他的青春之旅。相信,在爱心支教的路上,他不会是一个人,定有着千千万万的人愿意和他站在一起,在青春的道路上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