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大伯藜学社“伯”学勇进,实践“藜”想—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
发布时间 :2016-10-25

        2016年10月25日,为了庆祝江苏科技大学83年校庆,同时也为了欢迎2016级陶学子加入伯藜学社,让2016级陶学子更快地融入伯藜学社这个大家庭。伯藜学社面向全校同学在江苏科技大学南校区学术报告厅开展了关于新加坡交流项目、河南支教项目以及山东调研的实践成果分享交流会。学生处助学管理科茆辰老师,江苏科技大学东、西、南三个校区四百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1.jpg

        晚上7:00,分享会正式开始,主持人首先介绍了伯藜学社的基本情况以及分享会的主要内容。此后参与新加坡交流项目的吴忠奖与另外两支团队的代表分别与现场人员分享了实践心得。暑期支教团队派出王赛清、高宁、雷冬娣进行分享交流,其中队长王赛清就项目申请、团队组建、注意事项、结项材料整理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支教生活,“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是他对暑期支教的总结;山东调研团队队长杨冬梅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他们山东调研的每一天,并向同学们展示了本次调研活动的前期预算表、收支汇总表和调研报告并指明了注意事项;参加新加坡交流的陶学子吴忠奖从大学规划、中新交流、创业实践以及陶欣伯的三句话四个方面展示了他的“眼见、乐趣和收获”,并以自己亲身经历激励大家勇于迈出第一步。

4.jpg

        在接下来的交流问答环节中,台下的学生积极地向分享者们提出了他们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疑问,“我原来理解的支教就是去山区做一段时间老师,但是刚刚听你们还说到了招生问题,你们能详细的介绍一下支教的内容吗?”“对于山东苹果调研,我想问一下你们认为他们苹果卖不出去,只是因为物流的问题吗?”对于这些问题,各团队代表都一一回答并给出了他们一些建议。

        活动最后,学生处助学管理科茆辰老师上台对本次分享会做了总结,他首先祝贺50名2016级新生通过学校的两轮面试和考察,成为伯藜学社大家庭一员。另外,他对全体陶学子提出三点期望:一、脚踏实地,从零做起;二、心怀感恩,励志成才;三、砥砺心智,追求卓越。最后,他希望伯藜学社在全体陶学子的携手努力下,成为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社团。

3.jpg

        会后,小编就参加本次分享会的收获和感受,随机采访了几位到场同学。2015级生物技术学院的江晶晶表示“我来参加此次分享会,是跟我宿舍陶学子一起来的,本来是想来拿张讲票,但听了以后发现内容确实很吸引人,尤其是交流分享的环节,回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问,明年暑假我也想参加支教活动。”2016级深蓝学院的赵丽娜是今年新加入的陶学子,对于这次分享活动,她的感受是“活动这两天突然觉得伯藜学社好多人啊,学校广播站、朋友圈、QQ空间都是关于这次活动的宣传,感觉这是一个很团结的集体,很期待我们加入以后的活动。”

        两个小时的分享活动已然落幕,但其传达的精神和理念是值得每一个同学深思的,择其精华、不断改进、勇于实践,只有这样,在社会实践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吃得了苦、扎得下根、做得成事”是最美科大精神,也是科大儿女时刻铭记的做事准则,伯藜学社全体陶学子以此分享活动向母校83周岁生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