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大伯藜学社新老生交流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14-12-10

    江苏师大伯藜学社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飞速发展和跨越式进步,在师大校园内只要提到“伯藜学社”,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一说到“陶学子”,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将其与“自立、自强、正能量”划上等号。可以说在这一年里,我校陶学子尤其是伯藜学社的干部们都经历了一次集体蜕变,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了将好的经验和做法与新的陶学子们分享,伯藜学社于2014年11月29日下午2:30在苏北报告厅举行了新老生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外联部主办,综合部与宣传部协办,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让老生为新生解答疑惑,介绍学校、学社的概况,以促进新老生之间的交流,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活动伊始,张瑞社长简单介绍了伯藜学社的概况,并对加入伯藜学社的14级新生表示欢迎。“贫穷不是我们的标志,自强不息才是我们的代名词”, 张瑞社长用一句最简单的话道出了所有陶学子的心声,随后她还给我们分享了她在伯藜学社的成长和收获,她告诉大家是伯藜使她从一个青涩的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成长为如今能独当一面的伯藜学社社长,她也相信刚加入伯藜学社的新的陶学子们一定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并且能一步步将伯藜建设的越来越好!

    张瑞社长在为新一届的陶学子们介绍伯藜学社

    在张瑞社长讲话之后,在场的陶学子们都受到极大的鼓舞,会议迎来了开场的第一个高潮! 

    随之而来的便是部门宣传,帮助新生进一步了解伯藜学社的内部构成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部门,首先上场的创业部部长代俊以轻松而不失幽默的部门介绍让现场略显严肃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为了吸引更多的新成员加入,各个部长之间互相打趣,“明争暗抢”,让现场笑声连连,掌声不断。学习部部长刘盼盼更是为大家分享了她学习上成功的经验,她说:“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美,既然选择,就要坚持。学习是一时的痛苦,学不到才是一生的痛苦!”

    部长们的精彩演讲让大一陶学子们在极其和谐轻松的环境下收获了更多的信心与正能量, 来自14级物电的陶学子黄单妮分享了她的感受:“伯藜是一个家,是一个用爱支撑的家!从学长学姐们身上我看到了:伯藜不是由一个贫寒学子组成的社团,而是一个由优秀学生组成的社团,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学习。”                            

    部门介绍之后,伯藜学社原副社长张培学姐跟我们谈起了专业与就业。在就业环境日益严峻的人才市场,大学生想在毕业后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难度之大可见一斑。而我们的张培学姐在大四未毕业的情况下,就已经有多家公司向她伸出橄榄枝,这其中就包括苏宁南京总部和京东商城!规模如此庞大的公司都争相聘请的她,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在场的陶学子们都期待着张培学姐的解答。

    “你们有人能猜到我是什么专业的吗?”学姐一上台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顿时台下纷纷传来“文学院”、“商学院”…各种回答都被张培学姐一一否认,学姐告诉大家:“其实我学习的是英语专业,但我所选择的职业却是与专业不对口的,我之所以能在求职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伯藜学社和基金会给我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平台, 每次活动我都积极参与并勇于表现自己,在不断地实践中积累经验。所以我建议你们不如现在多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在参加社团的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将来在选择工作时奠定基础。”张培学姐的讲话给在场所有陶学子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江苏师大伯藜学社原副社长张培跟陶学子们做经验分享

    最后的压轴活动新老生分组交流、分享经验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顶峰。新生们纷纷找到心仪部门的部长进行咨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生活中最好的导师,新老生通过交流、分享经验,从陌生到熟悉,彼此之间的气氛瞬间升温,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起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困扰。因为交流,陶学子的心靠的越来越近;因为分享,会心的笑容在每个人的脸上散开。

此次活动让新生与老生之间有了一个好的交流平台,新生们不仅通过活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部门,更是在活动中增长了见闻,来自物电与工程学院的陶学子魏明月说道:“和学姐学长们交流分享了之后,我感到非常佩服,因为我的表达能力不太好,我希望能在伯藜以后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来自物电学院的屈晓莉略带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每个学长学姐都好厉害啊!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做好每件事都得付出,就拿拍微电影来说,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互相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

部长们做部门介绍

新老生热烈的交流讨论

(通讯员:戴玲   摄影:孙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