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成功举办了第三期领导力培训大会。我校三名陶学子赴南京参加了此次大会。出席此次培训大会的有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各项目负责老师以及来自17所高校的51名社团相关负责人。
15日上午,秘书长张利伟首先为此次培训会做开场发言。他先祝贺徐州医学院、淮阴工学院等高校加入伯藜学社的怀抱,大家用掌声热情地欢迎了徐州医学院的陶学子代表们。接着,他强调通过培训,大家可以更好的管理社团,必须让社团成员达到统一的认识,让社团成为基金会和陶学子沟通的桥梁。而且,每个社团之间要不断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发展。社团要不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在1-2年内建设成在学校中享有知名度的组织。
然后江君老师从基金会的使命、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江老师强调,所有的活动想法必须付诸行动,必须扎扎实实的落实活动的每一个方面。陶学子在活动中要相互交流,从活动中真正受益,找到归属感。同时,伯藜学社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有的陶学子要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平台,建立起提升能力的平台,建立起开展社会服务的平台,建立起创业孵化的平台。始终谨记助学创业、立己达人的口号,清楚自己的地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进步。接着,江老师指出:活动计划总结也至关重要。计划总结是一项常规工作,作为社团的负责人要意识到工作总结的重要性。要从多个方面,多种渠道,详细地总结上学年的工作,从而从中找出不足,并且积极改进。社团的重点工作是社会实践工作,在日常社团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改革创新,要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直至走向成功。
本次培训中有两位陶学子优秀代表:江苏师范大学的邵林玉和江苏科技大学的许伟同学。他们昔日是伯藜学社的主要负责人,在社团的建设方面有着丰厚的经验,他们热情地为在场的陶学子传授经验。邵同学分享道:一定要重视榜样的力量,深入陶学子,从中发掘出人才,培养出优秀人才。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借力使力,把一切可利用资源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当然在各项活动中要让大家有所得,要让大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一个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强硬的制度,从初期的发展就要设立严格的社团制度并且高度执行,只有这样社团才能便于管理,也更容易管理。许同学则针对社团的凝聚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增强凝聚力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增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对;第二:社团成员动之以情;第三:对社团成员晓之以理。只有这样,陶学子残能找到自己本身的归属感和存在感……
15日下午,陶学子聚在一起,通过一些小游戏互相熟悉了起来。大家围在在一起,就伯藜学社活动时间考核规定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在场的社团负责人根据实际的社团发展情况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基金会的老师也表示会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对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出调整。此外,江苏大学的陶学子孙坚添也为大家讲述了伯藜伙伴计划的相关内容,为其他高校社团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最后,基金会的老师们与陶学子面对面交流,现场互动,为大家解决了很多问题。

16日上午,南京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讲师李罡受邀为陶学子宣讲了如何实行高效团队的协作与分工。李老师从简单的木桶模型启示展开了如何做好协作与分工的指导。设定清晰明确的共同目标;确保角色分配清楚;设定工作计划,创立工作流程;结果跟踪反馈;临时奖惩等,这些都是大家增长的知识。在如何设定清晰明确目标的讲演环节中,讲师让大家进行现场策划,实际演练。根据以前的一个活动,按照SMART原则的相关要求,重新为活动制定了工作计划。在一步步的细致探讨中,一份完整的详细的计划就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大家真积极踊跃、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讲师根据每组的实际情况,对活动方案的不足指正。最后,张利伟秘书长对此次培训做了总结,他希望大家能把这次收获的指导积极的运用到以后的社团管理工作中,让社团不断迅猛发展。最后,他也真诚希望陶学子们能经常到基金会做客。
在短短的一天半的培训时间内,陶学子们满载而归。相信在未来社团的建设方面,他们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为社团的发展增砖添瓦。